地质地貌及气候气象
灵宝地区处于华北地台南缘,属华北地台南部边缘豫西隆起组成部分,南邻秦岭地槽褶皱系。其发生发展主要受华北地台基底控制,并受秦岭古海槽和中生代滨太平洋构造活动的强烈影响。灵宝地区可划分为5个地质构造单元(即黄河断凹盆地、太华山拱隆起、朱阳镇断凹盆地、崤山隆起和秦池隆起)、2种地质构造(即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)。境内出露的地层从老到新主要有太古界、长城系、蓟县系、震旦系、寒武系、白垩系、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,其中缺失奥陶系—侏罗系的地层。岩浆活动主要分布于太华台拱、秦池隆起和崤山隆起带中,以中酸性岩体为主,是形成内生金属矿产的主要热源条件,按时间可分为太古代、元古代、中生代等,以中生代燕山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。
由于地质运动的作用,地表由山地、土塬、河川阶地组成,有“七山二塬一分川”之称。地势北低南高,海拔高度从308米逐渐升至2413.8米,南北高差2105.8米。以弘农涧河为界,西南部的小秦岭,自东向西入陕西省境内,山势挺拔峻峭。主要山峰有女郎山和亚武山等,主峰老鸦岔垴,海拔2413.8米,为河南省最高点。东南部的崤山,起伏平缓,山峰以燕子山和岘山较有名气。小秦岭与崤山北麓分布有6大塬和6大峪。6大塬自西向东依次为堡里塬、郭村塬、程村塬、娄底塬、焦村塬和铁岭塬;6大峪自西向东依次为西峪、文峪、枣香峪、藏马峪、大湖峪和凤凰峪。塬峪间沟岔纵横交错,共有大小山头3702座,大小沟岔9303条。
灵宝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型气候,气候温和,四季分明。年平均气温13.8ºC,极值高温42.7ºC,极值低温-17ºC,日平均气温大于10ºC的日数为182—210天。积温3370—4620ºC,无霜期199—215天。日照百分率为50%—54%。年平均降雨量为641.8毫米,且时空分布不均,由南向北呈递减趋势,6至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60%左右。